我国传统思想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。这些思想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提供了有价值的文化资源,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。传统思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:
一、以德治企,彰显“德文化”
企业文化的功能偏重软管理,主要对员工进行“心的建设”。《论语•为政》篇曰: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意思是说,光靠行政手段来管理,百姓只求无罪罚,而不以违法为耻;用德和礼来管理,则能使百姓明辨是非,知荣避辱。因此,企业文化建设应当在以法律手段来规范员工行为的基础上,不断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取向往更高层次发展,以实现个人行为由他律转向自律。这反映了构建“德文化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。可是,要实现这个目标,彰显好“德文化”,就给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新要求。
二、以和融企,倡导“和文化”
培养企业整体意识与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。儒家学说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、“治国平天下”的思想,是以维护社会稳定与群体和谐为宗旨,强调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,自觉把个人融入群体,以保持整体和谐、稳定。这充分说明了以“和为贵”的价值观在培养企业整体意识与团队精神中的重要作用。企业文化的目的无外乎谋求内外团结,让员工自觉参加企业活动并承担责任,维护企业的利益和荣誉。这是“和文化”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。要达到这个目的,倡导好“和文化”,就必须通过以培育“和为贵”价值观为主的各种有效举措来打造企业团队精神,强化企业向心力、凝聚力。
三、以人兴企,建设“人文化”
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积极、最活跃、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。“人文化”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,“人文化”的本质是人才建设,只有突出人才建设,发现人才、重用人才、用好人才、留住人才、储备人才,让人才价值最大化,“人文化”才能建设好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管理思想,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,即“为政在人”。儒家“仁”的主张,其实也是“人文化”。只有实践“以人兴企”的人本管理思想,才能达到“仁”的境界。因此,企业务必要按照“人文化”思想开展各项工作。
古人云“轻财足以聚人,律人足以服人,量宽足以得人,身先足以率人”,人们说松、竹、梅——“岁寒三友”很可贵,“岁寒三友”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她们经得起风霜雪雨的考验,只有经得起风霜雪雨考验的人才能创大业、成大事,这就要求我们企业“领导人”做到:
(1)、要端正官念:奉公克己。企业“领导人”要时刻牢记“位为民正,权为民用,利为民谋,欲为民行”的做官理念,切不可滥用权力,损公利已;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做到自重、自省、自警、自励;要发扬民主,广开言路,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和舆论监督,克服家长作风。
(2)、要率先示范:身体力行。企业各级“领导人”的威望,不是靠上级封出来的“官”威,也不是靠手上权力压出来的“权”威,而是靠自己的言行、人格、形象树出来的威望。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“领导人”,不但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超的管理水平,而且要有廉洁勤政的高尚品德,一身正气的人格魅力。如果自身不正,以权谋私,甚至贪污受贿、腐化堕落,造成企业资产大量流失,就不可能带领员工做好工作。
(3)、要严以律已:廉洁勤政。企业“领导人”要做到“不仁之事不为,不义之财不取,不法之事不干”,受得住艰苦,顶得住诱惑;在工作上照章办事、不徇私情;在经济上克勤克俭、不占不贪;在生活作风上不断检点、不逾正轨;要“慎权、慎欲、慎微、慎独”,能经受住权力、金钱、地位、美色和人情的反复考验。